top of page

 

       假如在某個白天或某個黑夜,有個惡魔潛入你最孤獨的寂寞中,並且對你說:「這種生活,如你目前正在經歷、往日曾經度過的生活,就是你將來還不得不無數次重覆的生活;其中絕不會出現任何新鮮亮色,而每一種痛苦、每一種歡樂、每一個念頭和嘆息,以及你生命中所有無以言傳的大大小小的事體,都必將在你身上重現。」—— 弗里德里希·尼采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這是個多麼令人可怕的訊息啊!這隻惡魔在我們身旁已遊蕩許久,它曾無數次嘗試吿知我們這一消息,但曾经每日準時升起的「太陽」都將其驅逐。太陽在自然界中給予萬物光和熱,讓我們感到溫暖與希望,而生活中我們每個人也擁有著大小各異的「太陽」。孩童時期的我們,對於世間萬物總保持著旺盛的好奇心。對於剛降臨到世界的我們,周圍的一切事物都是一顆顆耀眼的「太陽」,它們無時無刻都在吸引著我們去追尋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年齡的增長,我們對於身邊重複出現的「事物-太陽」早已失去追逐的慾望,我們轉而開始追逐更加耀眼的「太陽」,那些高高地懸掛在我們頭頂的「太陽」。一張理想學校的錄取通知書、一份滿意的工作、一位完美的伴侶……這些「目標-太陽」是一般人生活的動力,前進的方向,它使我們可以忍受甚至忘記身邊重複「事物-太陽」的單調乏味,並時刻驅散著想要靠近我們的惡魔。

       隨著時間的推移,我們曾經認為只要追逐到「目標-太陽」,我們就能擺脫重複出現的「事物-太陽」。但殊不知每當我們追上目標,新的目標也會隨之出現並提醒我們,假若不繼續追上將會重新陷入重複乏味之中。我們還未來得及歡呼慶祝,又將邁開腳步追逐新的「目標-太陽」。我們每個人都是西西弗里,被更高的意志判罰不斷將巨石從山底推向山頂,就如同我們不斷追逐「目標-太陽」。當巨石到達山頂,或是我們追上目標,巨石將會無可避免地滾落至山底,我們自以為是終點的目標頃刻之間成為另一個起點,循環反覆,直到死亡。這樣看來追逐「太陽」的生活似乎毫無意義,表面上我們追逐不同的「太陽」實質只是一種徒勞和消耗,曾經的我們只是被「太陽」耀眼的光芒所迷惑,絲毫沒有察覺我們只是在重複與重複間來回。

       生活就是輪迴重複!人生來就如同沙漏中的一顆顆沙子,日復一日的在沙漏的兩端反覆流動,無法逃脫,在這個牢籠中不斷消磨直至化為塵埃 。處於沙漏牢籠中生活的我們,在沙漏反覆的翻轉中,我們意識到「重複」是我們要拼命對抗的敵人。對於我而言,則希望從無意識重複的日常中清醒過來,從中撕裂開來,讓生命生長出新的意義,逃離那個將不同之物重新引向相同的表象世界。嘗試藉由吉爾·德勒茲的《差異與重複》,理解真正的差異與重複,通過當下、純粹的過去和未來三種時間綜合來差異化自身實現重複,進而產生擬像。擬像與其說是二次複製的複製品,不如說是完全不同的現象:它斷裂了複製品和原物之間的關係。複製與原物將我們引向了表象的世界,複製品是由其與原物的基本相似關係的存在與否來定義的。而擬像只是與原物具有外部的、欺騙性的相似,它的生產過程及內在的活力與原物是完全不同的。通過製造擬像,不斷讓差異增生繁殖,實現對表象世界的解構,形成無器官身體並試圖找尋逃逸沙漏牢籠的可能。

        數位時代的當下,面對沙漏牢籠,肉身(物質性)的我們更加難以逃脫,我們只能接受這個表象的世界。而身為藝術創作者的我看來,可以利用數位技術,主動的創造自己的擬像,製造出數位替身(非物質性)的我。替身擁有自己的生命,代替我進行實踐活動,它打破一切時空限制,從沙漏中逃脫。在沙漏之外生根發芽,在無限的可能之中肆意生成。透過創作醞釀期作品〈驅動網紅〉、〈螢幕開關〉、〈你我她〉、〈我吐出一顆香蕉樹〉及畢業作品〈一一一个个人〉,用擬像(替身)顛覆和對抗表象世界(沙漏牢籠),以這樣的方式,展開自己藝術創作及探尋生命意義的道路。

留言 Messages

何杰夫 |《一一一个个人》虚拟角色
Copyright © 2023 Jeff He 何杰夫 . All rights reserved .
bottom of page